百家箏鳴興國分校學員學箏心得
六年前的七月,我們在炎炎夏季中尋得一份寧靜,永伴我心。是的,我們走進了百家箏鳴古箏藝術(shù)中心,我們與古箏相遇,輕輕彈撥,婉轉(zhuǎn)動聽,成長為它我感到快樂,無比期待,無比憧憬,古箏似我的一個夢,為它我不斷追逐
2013年暑假,剛從保育院畢業(yè)正將上小學只有6歲的我,在進行學前補習之余,被“百家箏鳴”曾老師每天彈奏一曲曲優(yōu)美動聽的古箏曲所吸引,心里總按捺不住有一種莫名的喜愛和期許——想去學好古箏的初心。于是就吵著家人送我進入了“百家箏鳴興國分?!保蔀榱艘慌伴_山弟子”,開始了我的學箏途程。
六年來,我認真學習,不斷進步,基本做到了從不缺課和陪練,持之以恒每天習琴。從纏戴義甲、彈撫琴弦、背唱曲譜,到逐級練習,還經(jīng)常參加各種晚會表演及比賽,并參加過溫若妮、袁莎等老師的專場古箏音樂會并獲演員證書,今年還獲江西網(wǎng)絡電視春晚形象大使的稱號,可謂飽嘗咸酸苦辣甜!“風雨過后見彩虹”,一份耕耘一份收獲。
2019年暑假,面臨著考演奏級難度之大(每首曲目都10幾分鐘且技巧難度要求之髙——幾乎貫穿著幾年學習古箏的基本功與技巧以及對曲目音樂的理解)是前所未有的。為此,老師要求離考期一個月6小時/天、一周9小時/天的魔訓,手指磨泡,乏味枯燥的練習,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這些天怎么過來的?!正因為這種辛勵的苦練,換來了現(xiàn)在收獲——又以當場獲證書的成績通過了演奏級的考試?!@些成績的取得,主要得益于:
一是有一個正確的學藝理想與目的。
作為對音樂和藝術(shù)有點“天賦愛好”的我,在家庭的熏陶和要求下,使我在學箏的過程中慢慢逐步認識到,既有了選擇,就必須學好。學箏不是為好玩,而是從中學到技藝的同時可以找到快樂,學箏不是為光學技藝,而是從中學著鍛煉意志品質(zhì)的同時可以學著做人。我的理想是將來也成為一名老師,多學點才藝、知識何樂不為?只有目的明晰,才有前行的方向。
二是有一種堅毅的信心在不斷支撐。
說實話,學古箏好苦!尤其是每天分階段的半小時、一二小時、乃至后來三四小時、有時間五六小時的一遍遍指法技巧和樂句(段)練習,每句句曲譜的背唱,每首首樂曲的演奏,每節(jié)節(jié)課時的教學并非易事,不做到養(yǎng)成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,要學好琴只是空談。就舉去年參賽前的那一周“魔鬼式訓練”為例,每單句千余次練習,每天五六小時撫琴,手指都磨出了"血泡",一卸指甲疼得鉆心而淚水直流,那時的我真的有種“這輩子也不想再摸琴”之怨呢。但在曾老師的帶領下吃碗泡面也堅持下來了,而我和吳若凡倆個參賽弟子均分別榮獲少年組一等獎。
三是有一位嚴師的辛勤教學和悉心指導。
我很幸運,在我學藝的六年中,遇到了這位德藝雙馨的曾老師,她耐心的啟蒙,專心的授課,悉心的指點,處處的關懷。當然也有時不僅嚴厲得會使你委屈流淚,而且更時而像母親一樣諄諄教導和鼓勵關懷。正因為曾老師在我身上傾注了心血,才有了我的成績。
四是有一個良好家庭的環(huán)境影響和支持關懷。
為了讓我學好古箏,家里的爺爺奶奶、爸爸媽媽,他(她)們傾注了無微不至的關心,真是付出了許許多多,從學習到演出用品與經(jīng)費保障從不吝嗇遲緩,從上課和演出接送到陪練搬琴從不缺檔中斷。 尤其是我的爺爺,絕大部分時間陪我上課聽講和監(jiān)督我練琴,經(jīng)常幫我搜拍練習視頻和輔助分析講評練習情況。若是哪里有個音符彈不準、弦跑調(diào),也別想逃過他耳朵。在他的言傳身教下,我學箏這六年中,根本就別想有半點馬虎和調(diào)皮,自然也就使我多了一份額外與獨特的場外老師的日常監(jiān)督指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