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零件特性:從形狀到材質的精細適配
1. 形狀復雜度
規(guī)則件--(如螺絲、螺母):優(yōu)先選擇臥式滾鍍機,六棱柱滾筒設計(開孔率 20%-40%)可實現(xiàn)零件均勻翻滾,鍍層均勻性達 95% 以上
精密件--(如半導體引線框架):采用振動電鍍機,通過電磁振動(振幅 0.1-2mm)減少零件碰撞,鍍層厚度偏差≤±5μm,孔隙率可降至 0.4 個 /cm2 以下。
復雜件--(如帶盲孔的航空零件):離心滾鍍機(轉速 50-200rpm)利用離心力強化鍍液滲透,鍍層致密性提升 30%,適合功能性鍍層(如鍍硬鉻)。
2. 材質與尺寸
脆性材料(如陶瓷、玻璃):選擇傾斜式滾筒,降低翻滾沖擊力,避免零件破損。
微型零件(如電子元件):精密微型滾鍍機(滾筒容量≤5L)適配,菱形網(wǎng)孔(開孔率>45%)和螺旋導流板設計確保鍍層均勻,孔隙率<0.1%10。
大型零件(如汽車輪轂):需定制非標臥式滾鍍機,單槽負載可達 50kg,配合變頻調速(0.5-15rpm)實現(xiàn)鍍層厚度可控。
二、鍍層工藝:從基礎防護到功能
1. 鍍層類型
防護性鍍層(鍍鋅、鎳):
鍍鋅:適合電子元件。
鍍鎳:用于衛(wèi)浴五金
功能性鍍層(硬鉻、貴金屬):
硬鉻:需搭配三價鉻工藝(毒性降低 96%)。
鍍金 / 銀:需選擇磁耦合驅動設備,防止鍍液泄漏。 鍍鎳設備配套活性炭吸附裝置,定期去除鍍液中有機雜質,防止細孔、麻點等鍍層缺陷。連續(xù)電鍍設備價格
是專為電感類電子元件(如線圈、磁芯、電感器等)設計的電鍍加工設備,其特點是采用雙滾筒結構,結合滾鍍工藝,以實現(xiàn)小型電感元件的高效、均勻鍍層處理。
雙滾筒設計:兩個滾筒可同時或交替運行,一桶裝卸時另一桶持續(xù)工作,減少停機時間,提升產能。
滾筒優(yōu)化:采用絕緣耐腐蝕材質(如PP),開孔設計促進鍍液流通,防纏繞結構適配電感元件的細小特性。
滾鍍工藝:元件在滾筒內翻滾,通過電流作用均勻沉積鍍層(如鎳、錫、銀),雙桶可調控轉速、電流等參數(shù)。
高效連續(xù)生產:雙桶交替作業(yè)支持大規(guī)模電鍍,尤其適合貼片電感(SMD)、磁環(huán)等小件批量處理。
鍍層均勻穩(wěn)定:滾筒旋轉避免元件堆積死角,結合陰極導電設計,確保復雜形狀表面鍍覆一致性。
低損傷高適配:柔和翻滾減少碰撞損耗,可適配防腐、可焊、導電等多種鍍層工藝需求。
典型場景:貼片電感、繞線電感、磁芯等鍍鎳(抗氧化)、鍍錫(焊接)或鍍銀(高導)處理。
關鍵注意:需匹配元件尺寸選擇滾筒孔徑,定期維護鍍液成分及導電觸點,避免漏料或鍍層缺陷。 浙江手動電鍍設備安全防護設備包括防腐內襯、漏電保護裝置及應急沖洗設施,降低藥液泄漏與觸電風險。
是一種于半導體制造中金屬化工藝的精密設備,主要用于在半導體晶圓、芯片或微型元件表面沉積均勻的金屬鍍層。其在于通過可控的電化學或化學鍍工藝,實現(xiàn)高精度、高一致性的金屬覆蓋,滿足集成電路封裝、先進封裝及微機電系統(tǒng)等領域的特定需求
與傳統(tǒng)滾鍍不同,半導體滾鍍更注重工藝潔凈度、鍍層精度及與半導體材料的兼容性。
1.金屬互連:在晶圓上形成銅導線。
2.凸塊制備:沉積錫、銅、金等材料,用于芯片與基板的電氣連接。
3.阻擋層/種子層鍍覆:鍍鈦、鉭等材料,防止金屬擴散并增強附著力。
1.電鍍槽:
材質:耐腐蝕材料,避免污染鍍液
鍍液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:維持鍍液成分均勻,過濾顆粒雜質
2.旋轉載具:
晶圓固定裝置:真空吸附或機械夾持,確保晶圓平穩(wěn)旋轉
轉速控制:通過伺服電機調節(jié)轉速,優(yōu)化鍍層均勻性
3.陽極系統(tǒng):
可溶性/不溶性陽極:銅、鉑等材料,依鍍層需求選擇
陽極位置調節(jié):控制電場分布,減少邊緣效應
4.供液與噴淋系統(tǒng):
多點噴淋頭:均勻分配鍍液至晶圓表面,避免氣泡滯留
流量控制:精確調節(jié)鍍液流速,匹配不同工藝需求
5.控制系統(tǒng):
PLC/工控機:集成溫度、pH值、電流密度等參數(shù)監(jiān)測與反饋。
配方管理:存儲不同鍍層的工藝參數(shù)
1.高精度與自動化:
引入AI視覺檢測,實時監(jiān)控鍍層均勻性,自動調整工藝參數(shù)。
電鍍設備與前后道工序(如激光調阻、包封)集成,形成全自動產線。
2.綠色電鍍技術:
推廣無氰電鍍、低COD(化學需氧量)鍍液,減少廢水處理成本。
開發(fā)脈沖電鍍技術,降低金屬消耗量(節(jié)約30%以上)。
3.新型鍍層材料:
納米復合鍍層(如Ni-PTFE)提升耐磨性,適用于高頻電感。
低溫電鍍工藝適配柔性基板(如可穿戴設備用薄膜電容)。 自動化電鍍線的機器人上下料系統(tǒng),通過視覺識別定位工件,實現(xiàn)高精度無人化操作。
電鍍生產線其組成部分圍繞 “前處理→電鍍處理→后處理→輔助控制” 具體如下:
一、工藝處理系統(tǒng)
1. 前處理設備
除油裝置:
化學除油槽:使用堿性溶液或表面活性劑,去除工件表面油污。
電解除油槽:通過電化學作用強化除油效果,分陽極除油(適用于鋼鐵件)和陰極除油(適用于鋁、銅等易腐蝕金屬)。
酸洗 / 活化設備:
酸洗槽-活化槽-水洗槽
2.電鍍處理設備
鍍槽主體:
按電鍍方式分類:
掛鍍槽:用于中大件或精密件
滾鍍機:用于小尺寸、大批量工件(如螺絲、電子元件)
連續(xù)鍍設備:針對帶狀 / 線狀工件(如鋼帶、銅線)
槽體材料:根據(jù)電解液性質選擇
3. 后處理設備
清洗系統(tǒng):多級水洗(冷水洗、熱水洗),去除鍍層表面殘留電解液,防止腐蝕。
鈍化 / 封閉裝置:
鈍化槽:通過鉻酸鹽、無鉻鈍化劑等形成保護膜(如鍍鋅后的藍白鈍化、五彩鈍化),提高耐腐蝕性。
封閉槽:用于多孔鍍層(如陽極氧化膜),通過熱水封閉或有機涂層封閉,增強膜層致密性。
干燥設備:
熱風干燥箱:適用于小件批量干燥,溫度可控(50~150℃)。
離心干燥機:滾鍍后工件甩干(滾筒直接接入,快速去除表面水分)。
特殊處理:如鍍后拋光(機械或電解拋光)、涂油(防銹)等。 耐溫設備針對高溫電鍍工藝(如黑色氧化處理),槽體采用耐高溫 FRP 材質,耐受 100℃以上藥液長期侵蝕。上海電鍍設備價格
滾鍍機滾筒采用聚氯乙烯材質打孔設計,確保電解液流通,配合變頻電機調節(jié)轉速,保障小件鍍層均勻。連續(xù)電鍍設備價格
電泳生產線是一種基于電泳涂裝技術(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, EPD)的自動化生產線,主要用于在工件表面均勻涂覆一層涂料(通常為水性漆),形成具有防腐、裝飾或功能性的涂層。
利用電場作用,使帶電的涂料粒子定向遷移并沉積在工件表面,是現(xiàn)代工業(yè)中常用的高效涂裝工藝之一。
1.汽車工業(yè)
汽車車身、底盤部件、發(fā)動機零件、車輪等的底漆涂裝,是汽車防腐的關鍵工藝(如整車電泳涂裝線)。
2.家電與電子
冰箱、洗衣機、空調等金屬外殼,以及電子元件、電機部件的防腐涂裝。
3.五金與建材
門窗型材(鋁合金電泳)、衛(wèi)浴五金、工具、醫(yī)療器械等的表面處理。
4.航空航天與船舶鋁合金部件的防腐涂裝,海洋設備的耐鹽霧涂層。 連續(xù)電鍍設備價格